桥接“太赫兹间隙”依赖于在太赫兹域中合成任意波形,从而实现既需要窄带源传感,又需要用于经典和量子对象的少周期驱动器的应用。然而,由于在体晶体中对飞秒脉冲的光校正的灵活性有限,这些应用所需的定制波形的实现目前受到阻碍。
近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Alexa Herter教授团队通过实验证明,薄膜铌酸锂电路通过结合复杂集成架构、芯片上泵浦脉冲低损耗分布和高效光学整流的优点,为这种波形合成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解决方案。该分布式脉冲相位匹配方案通过设计片上组件来塑造发射太赫兹场的时间、光谱、相位、振幅和远场特征。这规避了传统系统中相位延迟不匹配造成的限制,并放宽了对泵浦光繁琐的光谱预工程的要求。相关工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郑江坡)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5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