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7600109315

超薄碳纳米管薄膜的集体激发和光学响应

2021-03-22 14:33:36浏览:537来源:两江科技评论   
        近年来,碳纳米管(CNs)在光学纳米材料的研究中越来越热门。这些中空的石墨烯圆柱体直径为一纳米至几纳米,长度不超过一厘米,在器件应用发挥出重要作用。目前,CN已成功集成到小型电子,机电和化学设备中,在光吸收和散射光谱,电子能量损失光谱,量子电子传输和一般的集体电磁场领域已证明了CNs的强大潜力。基于碳纳米管的尺寸减小的材料(例如周期性和准周期性的平面平行CN阵列和薄膜)可通过改变组成CN的密度,直径和手性来提供显著的稳定性,柔性以及其他物理特性的精确可调性。目前,薄壁和超薄的单壁CN(SWCN)和相关系统的周期性排列阵列正处于实验开发过程中。如果人们知道如何控制其CN阵列的集体激发,例如激子,等离激元及其相互作用,则可以控制CN阵列的特性。CN周期性允许形成等离激元带,由此周期性的CN阵列和膜应在近场中表现为ε-接近零的等离激元超材料(MM),而在远处仍保持强光吸收剂和偏振器。 

 

       近日,美国北卡罗来纳中央大学数学与物理系的Igor V. Bondarev和Chandra M. Adhikari教授提出了一种集体准粒子激励的理论研究,该激励负责超薄平面平行均匀周期性单壁碳纳米管阵列和弱非均匀单壁碳纳米管薄膜的电磁响应,该理论研究的关键是是周期性的CN排列及与之相关的空间周期性的各向异性。此外,在有限厚度的致密超薄平面系统中进行垂直限制会导致有效尺寸从三维(3D)减小到二维(2D),同时仍保留厚度作为代表垂直尺寸的参数这是一种跨维度(TD)机制(介于3D与2D之间,随着厚度趋于零而变成2D)。那么除了改变膜的成分外,还可以通过改变膜的厚度来控制集体响应。对于单型纳米管阵列,介电响应的实部在组成纳米管的量子带间跃迁附近显示出较宽的负折射带,因此该系统在比传统等离子振荡所提供的频率更高的频率下表现为双曲线超材料。通过减小纳米管直径,可以将这种负折射推入可见光区域,并且使用不均匀的多型纳米管薄膜可以扩大其带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钟雨豪)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103/PhysRevApplied.15.034001

(责任编辑:CHINALASER)
下一篇:

研华“嵌入式边缘AI研讨会”成功举办,边缘AI方兴未艾

上一篇:

具有高度梯度的消色差偏振相关的超透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89888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