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7600109315

AS:基于负载抗PD-1多肽的FePSe3仿生二维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热疗-免疫治疗和多模态成像

2020-12-21 10:46:55浏览:507来源:MaterialsViews   

结肠癌是恶性肿瘤相关性死亡的第二大因素,开发一种具有明确的抗肿瘤活性、靶向和低毒性的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手术是结肠癌早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需要配合化疗和免疫治疗。以PD-1等免疫检查点为靶点的免疫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已经加入结肠癌中晚期的治疗指南。如何使PD-1抑制剂更加有效和低毒地用于临床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A) FePSe3@APP@CCM 纳米材料的设计和合成路线;(B)该纳米体系的肿瘤多模态成像及免疫逃逸和同源靶向能力示意图;(C)该纳米体系在协同光热-免疫治疗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香港理工大学黄永德教授课题组和合作者成功设计了一种基于负载抗PD-1多肽的新型二维材料FePSe3的仿生纳米药物平台(FePSe3@APP@CCM),该药物平台采用结肠癌细胞(CT26)膜进行修饰,不仅能够成功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而且可以靶向聚集在小鼠的肿瘤灶。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FePSe3@APP@CCM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实现光热和免疫联合疗法,高效的肿瘤消融并抑制肿瘤的生长。此外纳米药物平台进一步诱导免疫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表现为促进DC细胞的成熟和激活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延长小鼠的生存期。此外,该纳米材料FePSe3可以同时实现光声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和热成像。因此这一研究表明 FePSe3@APP@CCM仿生纳米药物平台可以实现肿瘤诊疗一体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相关结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DOI: 10.1002/advs.202003041)上。

(责任编辑:CHINALASER)
下一篇:

研华“嵌入式边缘AI研讨会”成功举办,边缘AI方兴未艾

上一篇:

超快光子学中的机器学习和应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89888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