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态CsPbX3(X = Br,Cl和I)钙钛矿纳米晶在整个可见光谱范围内具有可调的带隙,并且在绿色和红色区域具有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但是,缺乏高效发蓝光的钙钛矿纳米晶限制了它们在光电应用中的发展。复旦大学Shuyu Zhang和剑桥大学Bartomeu Monserrat等人报道了一种钕(III)(Nd3+)掺杂的CsPbBr3纳米晶,通过在室温下通过配体辅助再沉淀法从绿色到深蓝色可调的发光。
发蓝光的纳米晶(CsPbBr3-xNd3+ (x = 7.2%))中心波长为459 nm,光致发光的量子产率极高(90%),光谱宽度为19 nm。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掺杂后光致发光量子产率的提高是由于电子和空穴有效质量的增加引起激子结合能的提高,以及由于Pb-Br键的缩短而引起的。
使用蓝光的CsPbBr3-xNd3+ NC,绿光CsPbBr3 NC和红光的CsPbBr1.2I1.8 NC制备全钙钛矿型荧光粉白色发光二极管,钙钛矿荧光粉被UV LED芯片激发发光。NTSC色域值为122%的WLED和Rec. 2020的92%。这表明B部位组成工程是进一步开发钙钛矿系列以用于更广泛的光电应用的可靠策略。
Yujun Xie et al. Highly Efficient Blue‐Emitting CsPbBr3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through Neodymium Doping,Advanced Science, 2020.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001698